当前所在位置>> 欧博手机版官网>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交通运输部召开8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

8月26日,交通运输部召开8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孙文剑出席了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7月交通运输主要指标运行有所放缓

孙文剑表示,7月份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极端天气和疫情多点散发等因素叠加影响,交通运输主要指标运行有所放缓,交通投资同比降幅扩大,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回落,客运量持续处于低位。与2019年同期相比,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仍保持较快增长。

一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仍在高位。7月,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179亿元,比2020年同期下降8.1%,主要受2020年7月投资基数较高影响。但与2019年同期相比,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增长16.5%,两年平均增长也为8.0%。

二是营业性客运量有所恢复。受暑期国内游带动,7月中上旬营业客运量有所恢复,广大记者朋友都知道,7月下旬以来,国内疫情多点散发,这使得7月份营业性客运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完成8.3亿人次,就是整个7月营业性的客运量是8.3亿人次,比2020年同期下降6.9%,比2019年同期下降46.0%,两年平均下降26.5%。全国36个中心城市完成公共交通客运量47.3亿人次,比2020年同期增长15.3%,比2019年同期下降18.7%,两年平均下降9.8%。

三是营业性货运量持续增长。7月,完成营业性货运量44.5亿吨,比2020年同期增长7.8%、比2019年同期增长10.9%,两年平均增长5.3%。

四是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放缓。7月,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2.7亿吨,比2020年同期增长1.0%,比2019年同期增长7.1%,两年平均增长3.5%。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71万标箱,比2020年同期下降0.4%,比2019年同期增长4.2%。

哪个城市网约车合规率最高?广州!

孙文剑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据全国网约车监督信息交互平台统计,截至2021年7月31日,全国共有241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证,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351万本、车辆运输证135.7万本,在36个中心城市中,订单合规率最高的是广州,最低的是石家庄。

孙文剑表示,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充分发挥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多措并举加快网约车合规化进程。一是指导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强化服务,简化审查程序,为符合条件的网约车平台公司、车辆和驾驶员办理许可提供更多的便利。二是鼓励地方统筹用好数字监管、执法检查、行政约谈、通报警示等手段,加大对非法营运打击力度,规范网约车平台公司经营行为。三是持续优化合规信息查询服务,进一步促进网约车规范健康发展。

全国累计完成国际航行船舶船员换班27万余人次,救助伤病船员1600余人次

孙文剑介绍,自2020年4月1日至今,全国累计完成国际航行船舶船员换班27万余人次,针对船员伤病救助1600余人次。

2020年以来,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家有关部委联合印发文件,规范境内港口船员换班上下船和伤病救助等一系列的操作流程,先后发布七版《船舶船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操作指南》,指导船舶、船员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受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影响,船员换班情况有所波动,交通运输部正在密切关注。

孙文剑表示,鉴于各地管控措施因地方疫情防控形势不同而有所差别,可能会出现个别港口换班不顺畅和伤病救助不及时,交通运输部将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和相关口岸地方人民政府,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进一步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做好船员换班和伤病救治工作,切实保障船员权益,维护正常的航运生产秩序,保障国际物流供应链稳定。

针对最近一波疫情,交通运输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迅速果断采取措施,全力做好本轮疫情防控工作。一是保持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高效运转。二是指导涉疫地区做好交通运输管控。三是强化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督促落实。包括及时修订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疫情分区分级防控指南,道路货运车辆、从业人员及场站疫情防控工作指南,港口及其一线人员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等多项指南。截至8月25日,执行5次熔断,累计暂停24家航运公司及其管理的531艘船舶外籍船员在我境内港口换班资格。

我国疫情防控效果正在逐步向好

孙文剑介绍,截至8月25日24时,全国共有24个省份设置公路防疫检测点3519个,其中高速公路2248个,普通国省道1271个,相比最高峰时6193个,检测点减少了2674个,相当于减少43%,显示出我国这一波疫情防控效果正在逐步向好。

“高速公路防疫检测点主要设置在匝道收费站,在高速公路上通行,不用顾忌防疫检测点,路网非常通畅。”孙文剑特别提到。

受此轮国内疫情影响,全国公路网流量下降较为明显。8月份,全国高速公路日均流量2865.95万辆,环比7月份下降13.86%,同比2020年下降10.62%,同比2019年下降5.66%;普通国省道日均断面交通量8306辆,环比7月份下降9.62%,同比2020年下降2.89%,同比2019年下降8.49%。

孙文剑表示,此轮疫情发生以来,交通运输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加强工作统筹,指导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积极会同卫健、公安等部门,合理设置公路防疫检测点,加强现场管理和交通疏导,严防疫情通过公路交通运输进行传播。

为了更好的服务公众的出行,交通运输部还建立全国公路防疫检测点统计工作机制,“广大出行者想第一时间了解这些防疫检测点变更的情况,可以通过登录交通运输部的官方微信和官方微博就可以知道。”孙文剑介绍。

农村要增设信号灯、开设公交线、定制客运班线

孙文剑表示,要推动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包括在车流量大、事故多发的农村平交路口设置信号灯、减速带等,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现农村通公交,遇到赶集、农村务工进城、农忙的时候,要开定制的客运班线。

孙文剑指出,农村客运方面,更多的是要解决农村客运的“开得通、留得住、用得好”的难题。在脱贫攻坚的进程中,实现了全国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和通客车的任务。但客车通了以后,怎么能够可持续、留得住,让农村的百姓用得好,这是摆在面前需要克服的一个难题。在货运方面,需要解决的是在寄递物流方面要更好服务农产品进城“最先一公里”和消费品下乡“最后一公里”。

交通运输部将按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进一步推动农村客运高质量发展。要重点突出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更加突出客货邮融合发展,怎样让送快递的可持续,可以保本赚钱,让客运、货运、邮政在一起发展,互相借力以后可以推动可持续。二是更加突出提升城乡客运均等化水平,让农村的老百姓乘坐客车像城里的老百姓一样方便,一样便宜。三是更加突出构建长效发展机制。四是更加突出筑牢安全发展底线。五是更加突出提升治理能力。

孙文剑介绍,围绕这五个方面,交通运输部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升级基础设施。农村的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推动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包括在车流量大、事故多发的农村平交路口设置信号灯、减速带等。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村客运站点设施,改善农村客运候车环境。二是提升出行服务。提升城乡客运均等化服务水平,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实现全域公交,定点、定班、定线。与此同时,遇到赶集、农村务工进城、农忙的时候,要开定制的客运班线。三是发展智慧绿色。提升信息化水平,逐步实现“三个一”,站点班次“一键可查”、车辆位置“一键可知”、预约服务“一键可约”,真正实现农村客运的智能化上网。推广使用节能环保车辆。四是开创示范创建。以城市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为载体,以点带面引领城乡客运均等化水平提升。此外,还包括加强运营管理、优化市场环境、建立长效发展机制等等一系列的举措。

“相信不久的将来,农民朋友们不仅可以享受到大城市才有的定制公交服务,还能真正体验‘行在乡村 游在路上’的幸福生活。”孙文剑表示。

2025年我国交通运输应用关键核心技术将取得突破

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l交通运输部与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有关情况。

孙文剑介绍,近年来,中国的桥、中国的路、中国的港、中国的高铁等成为亮丽的中国名片,科技支撑交通运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也存在基础研究不足、前沿关键技术研究相对落后,科技创新体系有待完善等等的一系列问题。《意见》聚焦行业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部署了一系列任务,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有力举措。

在总体要求方面,《意见》围绕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建立支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科技创新体系,着力突破交通运输“卡脖子”技术难题,确立了两个阶段性目标:到2025年,交通运输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显著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前沿技术与交通运输加速融合,初步构建适应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需要的科技创新体系。到2035年,交通运输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得到全面增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前沿技术与交通运输全面融合,基本建成适应交通强国需要的科技创新体系。

在任务布局部分,《意见》明确提出了五大任务。

一是强供给。坚持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前沿颠覆性技术方面布局了一系列研发任务。比如,攻克大深度饱和潜水、航空器适航审定等行业特色关键技术;合理统筹高速轮轨列车、高速重载货运列车等等研究;与此同时,开展超高速列车、超高速商用飞机等新型载运工具研究;攻克海底悬浮隧道理论体系与关键技术等。

二是兴产业。坚持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理念,全面推动交通建筑业、交通装备业和交通运输服务业转型升级。比如,加快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自主创新应用,加快新一代轨道交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高技术船舶、航空装备、现代物流装备等自主研发及产业化;推动无人机、无人车物流递送发展,探索开展城市地下物流配送;鼓励各类金融资本支持交通运输新基建项目。

三是促融合。立足交通运输多学科交叉特点,积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北斗导航、工业机器人、生物安全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应用。比如开发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促进自动驾驶、智能航运等加快投入应用。

四是提能力。对标《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打造世界前列科技创新能力的目标,提出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平台和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人才。? ??

五是优机制。全面贯彻国家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精神,积极推动科技改革政策在交通运输行业率先落地,努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最大限度的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比如,围绕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无人机等领域研究推动相关立法;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等等一系列的举措。

孙文剑表示,下一步,交通运输部部将和科技部一起,在部际会商机制下,协同全国交通运输和科技创新领域的资源力量,共同推进《意见》各项任务落实。

 
Copyright © 2019 欧博手机版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迅腾公司设计并维护   闽ICP备 15022488   
闽公网安备 35010502000012号           
 
Baidu
sogou